首页
>新闻资讯>综合报道
海外故事│无声的情谊
      在巴基斯坦N-J 水电站的职工食堂里,有一名巴籍员工,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名字,他是一位聋哑人,大家都亲切地叫他“巴小厨”。

  无声的沟通

  N-J项目,不仅仅是一座水电站,更是巴基斯坦人民改善电力短缺的“百年梦想”。葛洲坝人肩负着传承中巴传统友谊的神圣使命,怀揣着支持巴基斯坦经济建设的初心,来到尼鲁姆·杰卢姆河畔。我们的到来,为当地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。大家对此都感激不已,这其中就有巴小厨。

  巴小厨虽然不能说话,但人很聪明,在食堂的几个巴籍员工中他是悟性最高的一个,大家都说巴小厨如果会说话肯定不得了。巴小厨心地善良,工作认真负责,深得中方大厨陈师傅的喜欢和信任。

  当地员工流动性比较大,陈师傅对我们说,哪怕食堂的帮厨都走完了,只要巴小厨一人还在坚守,他就不用担心。虽然他们无法用语言沟通,但却有着常人难有的默契。陈大厨每次交代给巴小厨的事情,只需一个眼神,甚至一个细微的手势,巴小橱就能心领神会,并把事情完成得很好。久而久之,陈大厨将食堂的一些日常琐碎事情都交给巴小厨,让他去安排其他巴籍帮厨的工作。

  我们常对陈大厨开玩笑说:“巴小厨就是你的跟班。”因为陈大厨和巴小厨的无声情谊,其他人都看在眼里,也捍卫了巴小厨在食堂巴籍员工中的地位,他不知不觉就成为他们中间的“小领导”。如果陈大厨出门采购或临时有事情不在食堂,巴小厨都会自觉担当起大厨的角色,井井有条地安排其他帮厨的工作,虽然烧菜的水平比不上陈师傅,但也能尽心尽力。

  陈师傅每次回国休假,都会买些衣服、鞋子和吃的送给巴小厨,巴小厨对陈师傅和项目部的中国人也是情谊满满,他家里的核桃、梨子熟了,也会热情地带一些到项目部给我们尝尝。

  巴小厨心思很细腻,他把项目部职工的一些饮食禁忌喜好全记在心里,比方说我忌口不吃葱蒜、香菜之类的东西,他盛菜的时候会特别征询一下意见。项目部只有几个女职工,他会特别照顾她们,有时弄点可口的菜都要留着给她们,然后竖起大拇指,又指指自己,意思就是这个是他特地做的,很好吃,女职工们也回敬他一个大拇指,给他点一个大大的赞,巴小厨会开心地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。

  在我们朝夕相处的工作和生活中,一朵朵友谊之花争相盛开,也记录着中巴两国的友谊在项目建设中,被带往一个新高度。

  中国人,朋友!

  巴小厨很珍惜这份工作,职工食堂的巴籍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,他自始至终都在,几乎月月满勤。几年接触下来,巴小厨已经可以通过手势与我们所有人进行无障碍沟通。他有三个孩子,身体都很健康,这份工作给了他不错的报酬,他可以为孩子们买更多的书籍、玩具和新衣服。巴小厨很开心地竖大拇指感谢我们,他用眼神告诉我们,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。

  巴小厨家在当地属于中等生活水平,他有一个弟弟在国外工作,收入也不错,经常带回家一些“稀奇玩意儿”。巴小厨把我们当成他的兄弟姐妹一般,时常会跟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家里的故事。

  巴基斯坦当地人的朴实、真诚、善良深深打动了我们。在这里,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推行属地化管理模式,支持当地教育、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,援建了穆扎法拉巴德玛勒赛英才男士中学,为当地学校各项教学设施的升级提供帮助,让当地人民真切感受到了来自中国企业的热情。

  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消除贫困、增加就业、改善民生,让共建‘一带一路’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,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”,这是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的初心。

  不管我们走到哪里,只要遇见巴铁兄弟,他们都会说一句中国话:中国人,朋友!

  愿望和梦想

  N-J项目接近尾声的时候,很多中方员工陆陆续续退场。巴小厨意识到我们将要回国,有一天,比划着问我是不是也要回国了,我点头表示说是,“哑巴”用手擦了擦眼睛,是想告诉我,如果我们回国了他会很伤心的,我会心地跟他笑了笑。我们何尝不是呢,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、工作了这么多年,巴方员工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和帮助,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。十年坚守,葛洲坝建设者们付出了太多,也收获了太多,真正到了离开的那一天,心里的确有许多的留恋和不舍!

  如今,回国已经两年多了,我还会时常想起在巴基斯坦的点点滴滴,想起巴小厨和其他一些与我们共过事的巴籍员工。记得巴小厨曾经说过,他现在的手艺很好了,等我们项目完工以后他会去一家餐厅工作。我衷心希望他如愿以偿。

  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不只是中国人民的愿景,也是巴基斯坦人民的愿景,相信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引领下,中巴关系将进一步紧密,中巴人民将更加和谐、友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