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>新闻资讯>文化园地>艺术天地
我爱上了每天读书
    不知从何时开始,恋上了文字,大概是从换手机始吧,似乎是安装软件时顺便装了一个“每日一文”的软件起始。

  起初,我抱着增长见识的态度细细品着一篇篇堪称摘要的短文,憧憬从中获取自己的需求和对自己有所帮助的知识。然而长时间抛弃书本后又俨然拾起,确实会让人难免有些挑剔,总不能开始就要磨灭自己的三分钟热度。于是乎,众里挑一找寻那些或是吸引眼球的文题和或是有所耳闻的作者。

  尔后便初步有了些崇拜对象。比如当我看到作者是汪曾祺亦或者是川端康成、春上村树等人的时候,我一定会静静将文章细细品尝,去感受汪曾祺文章的细致,品味川端康成的诗意,回味春上村树的想象。品各中滋味、尝酸甜苦辣。切身去感悟那诱人的意境,美不胜收。

  但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看书,未曾开口朗读。时而看到自己欣赏的文字,便欣喜若狂,便随即就能发一丝感想;时而看到越看越迷离的篇幅时,能吸引我通篇的,便不惜重新看上个二三遍,绞尽脑汁都要看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。时而看到自己能切身体悟的,便会陷入一阵沉思,是怎样的真实境遇才能让人如此感同身受;时而看到由生活而对人身感悟的,便会引发我的思索,此情此景,自己又该如何……

  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赞赏。有的文字让我看了终究是不舒服,摒弃自己才疏学浅的事实之后便是对作者的一顿批判,可能是对内容也可能是对他的文字,再后来干脆看到是某作者就直接跳过。

 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。自己的拙见也只能代表那份文字与自己格格不入,别人多是也有自己的高见,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。

  再后来,我便不再纠结于文字的内容,而是抱着一种“读书”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文字。并用自我感觉良好的普通话大声朗读,刚开始,自己也并不理解自己的这种做法,只当练习普通话了。渐渐地发现,原来读书和看书终究是两码事,那份感觉是“看”所找不到的,从嘴里发出声音,然后从耳朵进入自己的大脑,着实相当于看了两遍一般。

 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讲到,也许书读了过后并不能让你完全记住或者只言片语也没有记得,却能像竹篮打水那样,尽管并没有装进任何,但是却能对竹篮一次次的洗涤、净化。同样的,我们也许没有学到其中的奥秘,却对我们的心灵一次次的海浪冲击,浪退过后便是一块块干净的岩石。

  好读书,不求甚解。读的是作者的思想,读的是自己的感悟,读的是自己心中那片净土,读的是自己脑海学识的补充,读的是提升自己的知识境界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